科學解讀預制菜
一個產(chǎn)業(yè)的發(fā)展離不開理論指導,科學解讀預制菜的內(nèi)涵是預制菜理論研究的基礎(chǔ),也是其產(chǎn)業(yè)發(fā)展的基礎(chǔ)。
1.預制菜的概念:基于詞語的解釋
這里我們用比較研究的方式得出結(jié)論。在《現(xiàn)代漢語詞典》(第六版)中均沒有“預制菜”這一詞條,也沒有“成品菜”“半成品菜”等相關(guān)詞語,說明它是新生事物。
不僅沒有預制菜詞條,就連“預制”詞條也沒有。這里我們從“預”“制”“菜”來辨析!邦A”:釋義為預先、事先!爸啤保横屃x為制造!安恕保横屃x為蔬菜類植物的總稱、肴饌的總稱 。
再查閱牛津詞典,通過理解英文詞義和比較例句,與“預制”相對應的詞為“pre-made”,其釋義為:Prepared or created in advance,“預制菜”即為“pre-made food”。
同時,查閱相關(guān)文章和報道,還有與“成品菜”相對應的詞語“ready-made food”和與“半成品菜”相對應的詞語“semi-finished food”,這兩個詞均有較高的使用率。
在英、美等國家,預制菜不僅常見于各大超級市場,有標注“ready meals”或“prepared food /meal”的專門區(qū)域售賣,且有許多網(wǎng)站提供預訂配送服務。
需要注意的是,網(wǎng)絡文章多將“預制菜”的“預制”翻譯為“prefabricated”,這是不恰當?shù)摹?/p>
因為“prefabricated”一詞的英文釋義是:(of a building or piece of furniture)manufactured in sections to enable assembly on site,多用于描述建筑物或家具,表示分段制造以便于現(xiàn)場組裝,并不能準確對應菜肴的提前制作。在此,我們希望能夠引起后續(xù)研究者的注意。
基于詞語的解釋,預制菜概念基本含義可以歸納為:“預先制造的肴饌”。
2.預制菜的類別:廣義與狹義
一是從“預制菜”的概念中看其廣義與狹義。
在預制菜的發(fā)展過程中,有些從業(yè)人員和專家學者對預制菜的概念理解為“預制菜肴”,這至少是對菜的理解的角度不同。
研讀權(quán)威漢語詞典,如前所述 “菜”在這里釋義為:肴饌的總稱。
在社會餐飲業(yè)的職業(yè)中,工種有烹調(diào)——菜肴的制作(俗稱紅案),面點——主食的制作(俗稱白案)。
我們常常提到的中國菜四大菜系、八大菜系等都包含著菜肴和面點,這應該理解為“廣義的菜”,如果確定為菜肴,我們就認為是“狹義的菜”。
基于此,預制菜也應該有“廣義的預制菜”包含菜肴和面點,以及“狹義的預制菜”,即特指菜肴的預制菜。
二是從預制菜加工手段來區(qū)分其廣義和狹義。
廣義的預制菜包括在廚房以手工操作為主和在工廠以機械化、規(guī);a(chǎn)為主的預制菜;如果只限定工廠生產(chǎn),則是狹義的預制菜。
例如,廣東“盆菜”,它既可以在酒店加工,也可以在工廠生產(chǎn),故它是廣義的預制菜。
三是從預制菜加工后流通溫度來看廣義和狹義。
廣義的預制菜包括常溫流通和低溫貯藏、流通到消費者手中的預制菜;如果只限定低溫貯藏、流通則是狹義的預制菜。
還以廣東“盆菜”為例,它可以在加工后常溫流通,也可以在加工后低溫流通;廣東早茶面點加工、流通、消費過程亦然。
綜上,可以得出結(jié)論:預制菜是在廚房或工廠完成原材料切配、加熱、調(diào)味等工序制成,以成品或半成品的形態(tài)呈現(xiàn),在常溫或低溫條件下貯藏、流通到消費者的手中,經(jīng)過簡單加熱或烹飪處理后即可食用的菜肴和面點。